推动“坝上草原生态修复”产—学—研合作论坛——暨“河北坝上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高层研讨会”

发布时间:2017-12-18 来源:草业科学系

    

中国农业大学沽源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主办的“河北坝上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高层研讨会”,于2017年12月8-9日在河北张家口召开。主要参加单位:中国农业大学沽源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站、中国农业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河北北方学院、河北省畜牧兽医局草原与饲料处及草原站、张家口和承德农牧局及草原站、河北坝上各县草原站及直属国营牧场等相关单位。

与会国家、省、市县草原研究、管理与技术推广部门专家,就河北坝上草原区的土地利用现状、农业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了充分探讨,分析了坝上草原生态环境恶化状况、生态修复中急需关键技术及草原生态保护建设的前景。

坝上草原位于内蒙古高原的东南缘,海拔多在1200–1700m之间,南部坝缘山地海拔1400–1700m,属寒温带、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无霜期70–95天,降水量350–450mm。坝上草原区降水少、水分和热量等自然条件在时空方面的显著易变性决定了草原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加之长期人为过度利用和开垦,坝上草原生态环境严重退化。近十几年农业规模化种植的发展,大面积天然草地被开垦为农田,连年抽水灌溉使草原地下水位下降严重,进一步恶化了草原水资源状况。草原和农田土壤风蚀沙化严重,土壤表土有机质被连续吹失,土壤肥力下降严重。同时风蚀飘尘随西北风南下进入华北平原,成为京津地区最大的风沙源,严重污染了京津地区的生态环境。

坝上草原是适应环境的稳定生态系统,对维持区域陆地生态系统整体结构的完整性和生态功能的发挥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加大坝上草原生态保护、恢复和建设力度是维护津京冀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健康的关键。针对坝上草原区草地退化、沙化、盐碱化及草地面积减少,地下水枯竭的实际问题,推动坝上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草原技术研究、推广应用与产业发展应有机结合,建立基于国家、省、市、县、牧场等多层次、多部门的“产—学—研”一体化联盟。在坝上草原区一些重要的水源涵养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土壤保持及风沙源治理等领域,应通过建立草原生态园,结合草原生态修复关键技术,加强这些关键草原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力度,通过封育和重点修复改良,逐步修复其受损的生态系统功能,建成集保护建设技术和草原服务功能展示为一体的生态园。对已开垦草原,应将一些不宜耕作的土地退耕还草,充分挖掘和利用抗逆性强的乡土植物,恢复和重建多年生草本植被,使其形成稳定群落。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合理利用当地饲草料资源,通过草地资源利用的优化配置技术,使草食家畜生产由数量型向质量型发展,由资源消耗型向提高效益型发展,提高农牧民生产生活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减轻坝上草原区的生产生态承载压力,促进坝上草原的生态恢复。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